印花税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税种,每个月大家在申报好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、增值税等税种以后,就会觉得当月报税工作已经完成。至于印花税?大部分人都觉得不重要,时间久了便习惯性忽略印花税了。
之前就看过“企业自成立以来,未交过印花税,原因是不知道要交税”的案例,说实话,这样的企业肯定还有很多,希望大家还是认真对待印花税。
01
印花税小知识
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、领受、使用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一种税。其范围包括经济合同、产权转移书据、营业账簿、权利(许可)证照以及经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。
(1)2021年印花税法草案首次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,重大变化如下:
1、原加工承揽合同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、货物运输合同的适用税率由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三。
2、将营业账簿的税率由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二点五。
3、取消对权利、许可证照每件征收5元印花税的规定。
4、国务院已决定自2018年5月起对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(财税[2018]50号),为了保持与现行政策一致,取消其他账簿每件征收5元印花税的规定。
5、印花税统一实行申报纳税方式,不再采用贴花的纳税方式。证券交易印花税仍按现行规定,采取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代扣代缴方式。
(2)印花税税率:
1.比例税率
① 1‰:租赁合同、仓储保管合同、财产保险合同(不包括再保险合同)、证券交易(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,不对证券交易的受让方征收)
② 0.25‰ :营业账簿
③ 0.3‰:购销合同、加工承揽合同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、运输合同、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、技术合同
④ 0.5‰:产权转移书据
⑤ 0.05‰:借款合同、融资租赁合同
常见的不需要贴花的经济合同有:劳务用工合同、会计审计合同、委托代理合同、工程监理合同、拆迁补偿合同、委托贷款合同。
2.定额税率
经营中用到的权利、许可范围,包括政府部门发放的不动产权证书、营业执照、商标注册证、专利证书,由于无法计算金额,采取按件确定税额的方式,单位税额为每件5元。(注意:权利、许可证照每件5元的印花税即将取消,具体以正式的印花税法为准)
这样一看,印花税税率和对应的征收范围都挺广的,很容易记混。如果实在记不住可以把这个图片保存起来备用~
(3)印花税的特殊规定:
① 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,免纳印花税;1角以上的,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,满5分的按1角计算;
② 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的合同,可在签订时先按5元贴花,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,补贴印花;
③ 应税合同在签订时纳税义务即已产生,应计算应纳税额并贴花。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按期兑现,均应贴花;
④ 商品购销活动中,采取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,应按合同所载的购、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。合同未列明金额的,应按合同所载购、销数量依照国家牌价或者市场价格计算应纳税额;
⑤ 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设项目,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或者转包合同,应按新的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所载金额计算应纳税额。
⑥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也要交印花税,对货物运输、仓储保管、财产保险、银行借款等,办理一项业务既书立合同,又开立单据的,只就合同贴花;凡不书立合同,只开立单据,以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,应按照规定贴花。
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应用,很多企业通过互联网签订电子合同,温馨提醒:电子合同也要按照印花税对应的征收范围交税。
(4)印花税税收优惠:
①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,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%征收印花税(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)。
② 自2018年5月1日起,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,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。
02
印花税节税筹划
1.签订合同尽量用不含税金额
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笔电器购销合同,在合同中注明的货物含税金额总计22600万元。
第一种方案:直接标明货物含税金额22600万;
第二种方案:在合同中注明的货物不含税金额20000万元,增值税额2600万元。
政策依据:以合同所载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。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,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;
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,且分别记载的,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;
未分别记载的,以合同所载金额(即含税金额)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。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,但未分别记载的,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属作为计税依据。
第二种方案可节税7800元。具体计算如下:
2.拆分经济合同,分别按印花税不同税率订立经济合同
对技术服务合同中所载的报酬金额与研究开发经费分拆。技术服务主要是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就解决有关知识、信息、技术问题,如为优化产品结构、改良工艺流程、提高产品质量、推进系统研究与试验开发、实现安全操作、提高经济效益等,给出实施意见、实施指导所订立的技术合同,该类合同仅以合同中约定的报酬金额征收印花税,不对研究开发费用征税。
所以,在签订本类合同时,要将报酬金额与开发经费分拆。
3.没有确定下来的事项先不要签合同
印花税依据合同征收,一旦合同签订,印花税的纳税义务就成立了。至于合同是否履行、何时履行、能否完全履行,不影响合同贴花。如果印花税纳税完成了,合同却不履行,已交的印花税不得申请退回,也不得申请抵扣。
另外,对于一定要确定金额的合同,尽量不要高估合同金额。如果金额估高了,已交的印花税是退不回来的,可以暂且低估,后续跟实际合同金额的差额可以补签合同,对补签合同部分金额补交印花税。
03
印花税纳税申报
印花税与其他9个税种简并申报,不再单独使用分税种申报表,而是在一张纳税申报表上同时申报多个税种,简单说就是一表报多税。
1、以厦门电子税务局为例,首先登录厦门市电子税务局。
2、依次点击“我要办税”——“税费申报及缴纳”——“申报税(费)清册”,进入“非按期申报”页面,选择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,点击【填写申报表】按钮。(下图其他申报改为非按期申报)
3、进入申报表填写界面,选择印花税申报。如果提示无可申报的税源信息,则需查看【认定信息】中的纳税期限是否选择正确,若确认无误可以点击【税源采集】按钮进行税源采集。
4、在税源采集的引导页面,可以进行查询、新增、作废税源的操作。如需【新增税源】,则选择“税款所属期”后,点击“新增税源”,在“印花税税源明细表”中录入当期税源并保存。
5、返回“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”页面,勾选“印花税”,点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进入申报明细页面。申报明细页面将展示根据税源自动填写的“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”,确认相关信息无误并点击“申报”按钮,即可完成申报。
6、申报成功后,系统返回申报成功的回执信息。
注意:
1)按期申报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,应先进行相应征收品目(税目)的税种认定。如果未进行印花税税种认定,只能进行按次申报。
2)进行税种认定后,纳税人每期(月)都需要对该税目进行申报,即便没有发生纳税义务也需要零申报。
最后,还是想跟大家说一句:符合印花税征税范围的,千万不要忘了交税呀!